
谁能想到,仅仅48小时,特朗普的对华态度就上演了一场惊天逆转。 在中国宣布稀土出口管制后,他先是在社交媒体上咆哮着要加征100%关税,结果两天后突然改口称“美国想帮助中国”。
这场博弈的背后,是中国手握稀土这张王牌,而美国股市在关税威胁下一天蒸发2万亿美元。 当中国推迟与美国的通话后,特朗普的强硬姿态瞬间软化,这场博弈的胜负手已然清晰。
2025年10月9日,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,宣布对钆、铽、镝等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。 公告明确强调,此举是基于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的正当做法,并非全面禁止出口,民用用途的合规贸易仍可正常进行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中方在措施公布前已通过双边对话机制向各国通报,展现了极高的透明度。
这一举动直接触动了美国的神经。 仅仅一天后,特朗普就在社交媒体上宣布,将从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%关税,使总税率飙升至130%。
他甚至威胁称,若中国反制,将提前实施增税。 这一时间点刻意选在APEC峰会前夕,被外界视为给中方设置的“20天最后通牒”。
然而,市场的反应让特朗普措手不及。 在他发布关税威胁的当天,美国股市遭遇猛烈抛售,市值单日蒸发约2万亿美元。 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2.7%,纳斯达克指数暴跌3.56%,创下自4月“解放日”以来最差表现。
芯片制造商英伟达、AMD等股票领跌,市场对贸易战升级的恐慌情绪迅速蔓延。
更让美方意外的是中方的冷静反击。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12日明确表示:“动辄以高额关税进行威胁,不是与中方相处的正确之道。 对于关税战,我们不愿打,但也不怕打。 ”
与此同时,中方推迟了与美方的通话安排,这一外交举动传递出清晰的信号:中国不会在胁迫下进行谈判。
面对中方的坚定立场和市场的剧烈反应,特朗普的态度在48小时内发生180度转变。 10月12日,他在社交媒体上试图为紧张局势降温,称“一切都会好起来的,中国只是心情不好”,并表示“美国是想帮助中国,而不是伤害中国”。
这种从极限施压到突然缓和的策略,正是特朗普典型的交易型外交风格。
美国副总统万斯也在同一天发声,他一方面呼吁中国“选择理性的道路”,另一方面却暗示“美国有很多筹码”。 但分析人士指出,万斯所说的“未来几周”,实际上指向APEC峰会这一关键时间窗口。 中美是否能在峰会期间达成妥协,将决定贸易战的走向。
这场博弈的核心焦点——稀土,正是中国的战略王牌。 数据显示,中国掌握全球92%的精炼稀土产能,美国70%的稀土化合物进口依赖中国。
特别是中重稀土,美国目前完全没有分离能力,而这些材料直接关系到F-35战机、“战斧”导弹等关键国防系统的生产。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报告承认,如果中国完全停止中重稀土出口,美国国防供应链将面临中断风险。
与中国的精准反制相比,美方的“双重标准”显得尤为突出。 根据中方披露的数据,美国出口管制清单物项超过3000项,而中方仅900余项。 美方还长期使用最低含量规则,甚至低至0%,任意扩大管制范围。
仅9月马德里会谈后的20多天内,美方就连续将42家中国实体列入限制清单,并通过“穿透性规则”影响中方数千家企业。
值得注意的是,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始终充满矛盾。 一方面将中国定位为“战略竞争对手”,另一方面又在交易思维中摇摆。 这种矛盾在2018年就已显现,当时特朗普在访华期间受到高规格接待后,回国却立即升级贸易战。
如今的历史重演,再次暴露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内在混乱。
当前的美方态度软化,与国内压力密切相关。 除了股市震荡,美国商界和民众对关税政策的反对声浪持续高涨。 全美曾有数十万民众举行抗议,七成受访者对物价上涨表示担忧。
甚至政府内部也有不同声音,财长贝森特被曝对关税政策“受不了,想辞职”。 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特朗普的强硬姿态。
中国商务部的回应始终保持着战略清晰:稀土管制是依法实施的正当举措,重点限制军事用途,民用贸易不受影响。 中方强调已通过双边机制通报各国,并对合规申请开放许可。
这种既坚持原则又保持灵活性的做法,与美方反复无常的言行形成鲜明对比。
评分10分的爆款标题:
(超过60字)
《48小时惊天逆转! 中国稀土王牌让特朗普关税威胁溃不成军,美股蒸发2万亿美元暴露美国软肋,APEC峰会前中美博弈真相浮出水面》
3个备选爆款标题:
《稀土锁喉战:中国一招制衡美国F-35战机命脉,特朗普从100%关税威胁到改口“帮助中国”背后是何窘境》
《贸易战真相:美方3000项管制清单曝光,中国900项稀土管制只是正当反击,特朗普服软原因藏在这场对话推迟中》
《霸权失灵! 美国一天损失2万亿美元后紧急降温,中国稀土战略让西方军工暴露致命软肋,APEC会谈成最后窗口》
浙江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